跳转到主页内容
访问键 NCBI主页 MyNCBI主页 主要内容 主导航
临床试验
1999年11月,27(11):2375 - 82。
doi: 10.1097 / 00003246-199911000-00009。

间歇性俯卧位治疗严重、中度创伤后肺损伤

从属关系
临床试验

间歇性俯卧位治疗严重、中度创伤后肺损伤

G Voggenreiteret al。 暴击治疗地中海 1999年11月

摘要

摘要目的:严重的创伤后肺损伤以气体交换和肺密度损害为特征。前瞻性研究了间歇性俯卧位对胸部钝挫伤后肺损伤患者肺气体交换和肺实质密度的影响。

设置:一所大学医院里有六张床位的创伤加护病房。

设计:未来,描述性研究。

病人:根据ARDS共识会议的定义,连续22例多发性创伤后肺损伤合并钝性胸部创伤和急性肺损伤(n = 11)或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n = 11)。

干预措施:在俯卧位的第一个周期和最后一个周期之后,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来计算肺密度。俯卧位适应证:a)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10 cmh2o, FIO2 >0.5, >24小时;或b)两个或多个象限的肺密度在48小时内保持不变或增加。每2小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在每个俯卧和仰卧周期开始和结束后2小时分别计算肺内右向左分流(Qs/Qt)和肺泡-动脉PO2差值。患者以俯卧位通气,每天8小时。

测量及主要结果: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每一次姿势改变都导致氧合指数平均增加28+/- 8torr (3.7+/-1.1 kPa) (p<.0001)。在俯卧位和仰卧位连续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内,氧合有显著改善(4.3+/-0.8 torr [0.57+/-0.11 kPa]) (p<.0001)。俯卧位每周期的肺泡-动脉PO2差值和q /Qt分别显著降低25+/- 7torr (3.3+/-0.9 kPa)和1.1+/-0.46%。统计分析显示,在每个俯卧和仰卧循环中,气体交换没有显著变化。总静态肺顺应性随时间显著改善(p<.001)。而俯卧位通气患者依从性平均下降2.1+/-0.72 mL/ cmh2o。ARDS和急性肺损伤患者俯卧位反应相似,无显著性差异。在两组中,氧合指数和Qs/Qt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几乎是平行的。姿势变化持续9.0+/-1.1天。在俯卧位结束时,氧合指数与基线仰卧相比总体增加了129+/-20 torr (17.2+/-2.7 kPa) (p<.0001)。 Pulmonary densitie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from 31.1+/-2.5% to 3.8+/-0.81%, Qs/Qt was reduced from 24.9+/-1.5% to 11.7+/-0.32%, and FIO2 was reduced from 0.43+/-0.04 to 0.26+/-0.02 (p<.01). Gas exchange improved in all patients, and no patient died immediately as a resul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结论:重复俯卧位可在钝性胸部创伤和严重ARDS的创伤患者以及急性肺损伤的创伤患者中招募塌陷的肺组织并改善气体交换。

评论

类似的文章

引用的5文章

发布类型

网格计算

LinkOut -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