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氰化物生物合成的机制、调控和生态作用

摘要

已知有一些细菌能够产生和排泄氰化氢(HCN),这是一种细胞色素的有效抑制剂c氧化酶和其他几种金属酶。在生产菌株中,HCN似乎在初级代谢中没有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次级代谢产物。变形杆菌(特别是荧光假单胞菌)的HCN合成酶是一种膜结合的黄酮酶,它氧化甘氨酸,产生HCN和CO2.的hcnABC结构基因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与编码各种氨基酸脱氢酶/氧化酶的基因有序列相似性,特别是与根癌土壤杆菌.感应的hcn基因的p .荧光通过氧限制需要fnr样转录调控因子ANR,一个在-40区域的ANR识别序列hcn促进剂,不限制铁的数量。此外,表达的hcn基因依赖于GacS/GacA(全局控制)双组分系统启动的级联调控。这种调节,这是典型的次级代谢,表现在过渡期间从指数到静止的生长阶段。氰化物生产的p .荧光菌株CHA0具有生态作用,该代谢物是菌株CHA0抑制植物根部真菌病害生物防治能力的一部分。氰化物也可以是氢化酶的配体在一些厌氧菌,没有被描述为氰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以及在其他情况下,氰化物的生理功能是未知的。

这是订阅内容的预览,通过你的机构访问

作者信息

从属关系

作者

额外的信息

电子出版物

权利和权限

再版和权限

关于这篇文章

引用这篇文章

黄志明,李建平。细菌氰化物生物合成的机制、调控和生态作用。拱Microbiol173年,170 - 177(2000)。https://doi.org/10.1007/s002039900127

下载引用

  • 氢氰化物氢氰化物合成酶Opine氧化酶厌氧控制铁调节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紫色杆菌生物控制氢化酶